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

0627蟬生態觀察


每當梅雨季過後,炎夏便悄悄來臨,此時若在大樹底下,常可聽到充滿著如雷貫耳高分貝的蟬鳴,「唧--唧」的響個不停,蟬是仲夏最優秀的合唱團隊,但牠們可不是閒閒沒事的盡情歡唱,這可關係到牠一生的重要任務喔!讓我們一同進入「蟬」的世界吧!
1.      蟬屬於同翅目蟬科,成長過程為卵→若蟲→成蟲,屬不完全變態昆蟲,臺灣的蟬約有百分之六十是特有種。
2.      最主要的外觀特徵是寛而短的頭部上有一對炯炯的複眼,停棲時,兩對具透明的翅膀拱在腹背,呈現屋脊狀。
3.      具有刺吸式口器,牠們全部都是植食性昆蟲,平常以植物的汁液維生,大多數都習慣停棲在植物的莖幹,將口器刺入樹皮內吸食樹汁。
4.      怎麼區別雌、雄蟬呢?很簡單!只要瞧瞧牠們的腹面就行了。雌蟬則有發達的產卵器,雌雄蟬交尾後,雄蟬不久便會死亡;大多數的雌蟬是把卵產在樹幹的裂縫,之後也會接著「香消玉殞」。蟬鳴是雄蟬的特權,只有雄蟬腹部前端具有音箱蓋的鳴器,音箱蓋除了保護發音器外,並能啟閉以調節音量,而發出抑揚高低的鳴聲,雄蟬腹部的發音器,是由鼓膜、鏡膜、共鳴箱等構造組成的。
5.      蟬的幼蟲期很長,所以生活在土壤中是個很好的選擇,牠們在地底下展開漫長又幽暗的生活,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,故常被視為害蟲,牠們慢慢依次蛻皮成長。以北美的「17年蟬」為例,幼蟲會在土中生活長達17年,才爬出地面羽化,別以為若蟲在土中生活非常安全,牠們仍會面臨許多突來的天災,例如淹水、無數的天敵危害:鼴鼠、鳥類、節肢動物如蜘蛛、蜈蚣及被維生物如真菌寄生等,而一齡若蟲只有半粒米大,更易成為螞蟻的點心。所以,能成功地爬上樹幹的若蟲可非等閒之輩呢!
6.      時機到了,條件符合了,老熟的若蟲會趁著夜晚,以蹣跚的步伐,由地洞爬向附近植物莖幹或草叢間,並且在第一時間內羽化,成蟲壽命通常只有兩三週,只吃些水分樹汁維持生命。
7.      羽化前的若蟬會先行排泄,這也是若蟲最後一次排泄,好讓自己身體變輕,方便羽化。「金蟬脱殼」後的蟬殼可當成中藥,成蟬可食,富含蛋白質。
8.      蟬的求偶訊號,在我們的耳裡是熱鬧非凡,甚至於聽久了或許令人心煩,但聽在雌蟬耳裡,可是無比悅耳的情歌喔!有時蟬聲也會成為一些捕食牠們的天敵,聞聲而至,招致殺機!
9.      每種蟬的外型不盡相同,羽化成蟲和喜歡棲息的樹種、環境也不一樣。有些成蟬在夜間出現有趨光性會鳴叫求偶,如:蟪蛄、薄翅蟬等;有些成蟬在日間出現鳴叫求偶,如高砂熊蟬、草蟬等。
曾聽媽媽提起在懷我的初期,因抵抗力較弱而遭受病毒入侵,以致於顏面神經麻痺,服用的中藥材裡頭就有蟬殼,媽媽當時以為是採草藥時所夾帶的,後來發現每包藥材均有蟬殼,原來是藥材之一,真的是好神奇,雖然在農作物上被視為害蟲,但在醫學界上卻占有一席之地呢!  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